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谁篡改了命运 > 102.驼峰航线

102.驼峰航线

韩通继续说:“现在飞行员的选拔,比加加林时代更系统,更科学。而现在战斗机的飞行速度更是远远超过加加林的时代。所以在理论上你们比加加林要更加的冷静。为什么要冷静?冷静让人在紧急的情况下不会慌乱。保持头脑清醒,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动作。而战斗机飞行速度那么快,甚至有时候要空战。一个慌张的飞行员和一个冷静的飞行员对战。结果可想而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空军就投入了战争,但是那个时代飞机的性能很不稳定。空军损耗的飞机一半是机器故障导致的,只有一半是在战斗中损耗的。而在二战中的中国战场,中国军民退守重庆。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最后一道补给线。中国军民物资短缺,物资依靠飞机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运到重庆。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高度,超出了飞机设计的高度。大量的飞机坠毁在这条航行上,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看到坠毁的飞机残骸,被称为铝谷。这就是著名的驼峰航线,牺牲了一千多名美国飞行员。”

韩通停了一会像是默哀,然后换了比较平静的语气:“我想这些可能你们都是知道的。数学家彭加莱说要了解一个学科,就要了解它的历史。我想你们应该有一门叫做航空历史的课程。我这只是猜测,如果没有这门课,我建议加上。”台下又是一阵笑声。

韩通继续说:“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军空军采取极端的战术是在飞机上装上十几二十吨的炸药开着飞机直接撞击美国军舰。执行这项任务的是十五六岁航空学校还没有毕业的学生。美军指挥官想出的对策是,用防空火炮射击水面,人工制造出雾气。干扰日军的视线,在起飞战斗机在空中拦截。战争的历史就两个字,残酷。我想人类和方程式的战争可能更加残酷。为什么叫方程式呢?我个人的理解是,造星人的表达习惯问题。我觉得方程式就是高端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专家宁智先生认为,方程式是完美的人工智能。我们在遭遇方程式后,我仔细观察了它的行为模式。我发现它在动手前,先要对人或物体进行扫描。我猜想它是第一次来地球,对地球的事物是不了解的,需要建立数据库。所以我将一把刀绑在一根树枝上,用刀砍了它,再把树枝插在地上。结果它的判断就出了问题,它认为树是它最大的威胁。所以它就去拼命的砍树。我们才有机会放火烧它,又将它推进水里它才坏掉。”

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韩通继续说:“我收到一份对方程式研究的简单报告。制造方程式的材料和塑料比重差不多。但是硬度却比金属硬。仅仅从材料上来看,这对于人类来说就是未知的。造星人在地球同步轨道的防线,可能挡住方程式。但是方程式也可能直接绕过他们进入大气层。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遇到的最残酷的战争。伤亡对于方程式来说只是一个数据。而对人类来说却是血和肉。这是一场无法预测战果的战争。我需要说一下方程式的来源。它们是由造星人的一个分支设计制造,他们的科学发展方向就是方程式,根据宁智博士的理论,方程式没有设定不准攻击人类指令的原因,是为了方程式的功能达到预期目标不得已的行为。设计制造方程式的目标是为了探索摩尔定律的尽头是什么?这是一项科学实验。”

台下一阵嘘唏。

韩通提高了音量:“但是我认为方程式不是不可战胜的!我和造星人科学家谈过。方程式看起可怕的原因是,它的科学发展环境和地球不一样。陌生产生恐惧,但是这也许也是战胜他们的一个契机。我从不同渠道了解到,造星人的飞船在大气层的飞行速度只能达到民航飞机的速速。而远远低于战斗机的速度。原因是他们设计不是用于大气层内飞行。比如他们的飞船没有明显的机翼,当然他们在大气层外的太空飞行速速又远远超过战斗机。也就是说在大气层内。空军是可以和他们一战。”

台下爆发一阵掌声。

韩通接着说:“他们的动力理论不是流体力学一类的理论。而是挠场理论,这个理论其实也是来自于地球。他们的科学家认为,他们在材料技术和工程技术上比地球科技强。但是理论物理很多是使用了地球上的理论。我在说方程式的时候,将造星人的科技也说了进去。要知道方程式的科技是造星人的一个分支。我想他们基础科学是有重叠的地方。或者说是一棵科技树上长出不同的分支。所以参考造星人的科技应该是没有错的。采用什么战术,我觉得只能是用试错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已经知道的战术,进行尝试,直到找到有效的方式。这个过程可能是极其残酷的,但是没有别的办法。我们的武器是不是能对他们产生有效伤害现在是未知的。只能在战场上试一试。所以我想作战方案是需要根据这个情况进行调整的。最后我要告诉大家,我们测算出方程式下次攻击的大致时间是还有六个月。我们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一场不咸不淡的演讲结束了。韩通对航空有限的一点知识都抖露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